金年会金字招牌信誉至上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大邑县太平社区:从煤炭小镇到山水生态公园的华丽蜕变

所属分类:行业资讯   发布时间:2025-03-08 17:05:10  作者:pSznSpZiGTMhDbJz
  在中国的西部,有一个被青山环绕的小镇——大邑县太平社区,曾因煤炭而闻名,现如今却因其独特的山水魅力而崭露头角。这里不仅位置优越,坐落于西岭雪山脚下,还汇聚了斜江河、灰沟、白老沟等13条河流,其中斜江河太平社区段于2021年荣获成都市最美河湖称号。这一切的变化,源于太平社区在近年来对河湖的科学管理和创新思维的大胆运用,逐渐实现了从“煤炭小镇”向“山水生态公园”的华丽转身。 大邑县太平社区:从煤炭小镇到山水生态公园的华丽蜕变   四圈管护体系助力河湖治理   为实现这一目标,太平社区构建了围绕“幸福河湖”建设目标的“四圈”基层河湖管护体系。2022年,在太平社区举行的“河长制+法院”工作机制签约暨揭牌仪式,成为了我们治理河湖的新起点。太平社区从党建入手,以“巡查履职、问题上报、河渠保洁、护河积分奖励”工作体系为核心,构建起创新的河湖管理模式。   在这一管理模式下,社区河长工作室启动,河长们以身作则,鼓励两委成员共同参与。通过线下张贴公告,居民可以实时了解社区河道的治理动态,线上则通过“川善治-居友圈”进行动态信息的传播,推动社区居民共同见证、参与河湖的管理与保护。2024年,太平社区的河长制议事会相继举行,从而将河湖管护与“微网实格”相结合,形成了“组织联建、资源联动、人才联培、信息联享”的“四联”机制,有效打通了河渠的网格巡查,确保问题能够及时上报、处理。 大邑县太平社区:从煤炭小镇到山水生态公园的华丽蜕变  共建和谐社区,群策群力保河湖安宁   在太平社区,共同守护生态环境的行动得到了加强。通过组织“党员护河队”、“商居联盟护河队”、“网格巡河队”等志愿团队,居民自发保护河湖的意识逐渐提升。《社区居民公约》鼓励每个居民为河湖的保护贡献力量,形成了从“一人巡”到“千人护”的良好局面。   2024年以来,多支巡河护河队伍开展了巡查活动100余次,发现并解决了40多个涉河问题,并清理了河渠垃圾和漂浮物达3吨之多。此外,太平社区依托护河积分激励制度,鼓励商居联盟的成员为这一制度提供保障,并以“服务换积分,积分兑礼品”的方式,实现了爱河护河公益服务与积分的良性循环,让更多的居民成为了河湖保护的参与者。   生态保护与人文发展相得益彰   在河湖管护的同时,太平社区也结合当地的自然资源,积极推动生态建设的进程。建立了绿色发展资源库和“两河共治”生态公益金,确保区域生态系统得到良性维护。斜江河区域的整治项目,还致力于建设绿道、游憩栈道,打造出融观赏、休憩和锻炼于一体的多功能河道景观。   太平社区更是在场镇引水入街,将文化、商业和娱乐有机串联,形成了人、境、业的和谐统一。滨河绿道、山地步道、慢行巷道已成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网红打卡地”,让太平社区的山水生态公园诗意栖居的美好场景得以全面呈现。   发展圈共创幸福河湖新模式   太平社区坚持探索资源整合和场景活化的多重发展模式,通过“社区+文创”、“社区+新媒体”等服务创新,主推青梅果酒、大邑古茶与药香抱枕等水农融创产品,同时还打造主题街区与精品民宿,使旅行者在这个美丽的小镇上能够感受到生态自然与人文历史的交融。   在推动当地文化与产业发展上,太平社区今年开启了“水岸集市”活动,开发“斜源甄选”与“斜源好物”的电商平台,实现了水旅、水农与水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2024年,太平社区共接待游客6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4亿元。此外,吸引了400余名外出务工人员和大学生回乡创业,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总结:幸福密码在于有效的生态治理   大邑县太平社区的蜕变,实际上是一个地区在面对现实挑战与生态危机时,通过创新治理与合作共建取得成功的典范。经过多年的努力,太平社区成功提升了生态环境质量,将传统的“煤炭小镇”转变为充满活力与生态友好的新型社区。这一转变不仅解锁了富民强村的“幸福密码”,也为生态价值的转换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案例。未来,太平社区将继续深化基层河湖管护,发扬绿色发展理念,以期实现和谐美好的河湖愿景,承载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未来金年会(金子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