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年会金字招牌信誉至上
当前位置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分类 > 喷泉水景
金年会(金子招牌):筛分再利用制备RDF,垃圾填埋场资源化利用方式探讨
  • 金年会(金子招牌):筛分再利用制备RDF,垃圾填埋场资源化利用方式探讨

金年会(金子招牌):筛分再利用制备RDF,垃圾填埋场资源化利用方式探讨

针对日益凸显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环保问题,如何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综合治理成为重中之重。  通过研究存量生活垃圾的筛分技术,实现轻质可燃物以及其他筛分后的材料,如腐殖土、可回收再生资源和砖石渣粒的再利用,来推动生活垃圾处理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介绍相关技术和方法,旨在为填埋场的生态环保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为填埋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际指南。研究表明,通过生活垃圾筛分和再利用等技术…

相关内容
在线留言
详情内容
content details
  针对日益凸显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态环保问题,如何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综合治理成为重中之重。   通过研究存量生活垃圾的筛分技术,实现轻质可燃物以及其他筛分后的材料,如腐殖土、可回收再生资源和砖石渣粒的再利用,来推动生活垃圾处理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介绍相关技术和方法,旨在为填埋场的生态环保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为填埋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际指南。研究表明,通过生活垃圾筛分和再利用等技术措施,能够有效减轻填埋场的环境负担,为实现生态友好型的固体废弃物管理提供可行性措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填埋场规模扩大,如图1所示,大量的生活垃圾在填埋过程中释放出有害气体和液体,导致土壤和地下水受到污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重金属等有毒物质的释放,不仅对周边生态系统造成损害,而且对附近居民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此外,如图 2 所示,生活垃圾中的水分和雨水渗入填埋场,形成渗滤液,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和无机物质。现有填埋场还存在垃圾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的问题,传统的填埋方式中,大量可回收和再生利用的材料被掩埋在土壤深层,浪费了有限的资源。塑料、玻璃、金属等有价值的再生资源未能充分挖掘,导致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负面影响。因此,深入研究生活垃圾填埋场问题,探讨综合治理及资源再利用的策略势在必行,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图 1 东北地区某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作业中)01生活垃圾筛分技术及再利用的重要性   垃圾填埋场的治理技术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其中原位筛分和异位再利用是两个关键的方面,旨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影响。   原位筛分是指在垃圾填埋场内部采用筛分技术,将已填埋的生活垃圾进行再次筛分,以提取出可回收物、有机废物和其他可利用的资源。通过在填埋场内部设置先进的筛分设备,可以将混杂在垃圾中的可燃物、金属、塑料等进行有效分离。这项技术不仅减轻了填埋场的负担,还有效地延长了填埋场的使用寿命。   图 2 西南某垃圾填埋场 (覆土覆盖后开挖雨水导流沟)   此外,原位筛分还有助于减少填埋场内有机物的分解速度,从而减缓温室气体的产生,对于环境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   异位再利用强调从填埋场中提取的资源重新利用于其他领域。通过对筛分后的可回收物、有机废物进行二次处理,可以生产再生混凝土、RDF 燃料等可再利用的产品。这种方法不仅有助于减少填埋场内的物质堆积,还能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社会提供更多可再生的材料。异位再利用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有助于环境治理,还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挥了关键作用。   总的来说,原位筛分和异位再利用作为填埋场治理的两个主要技术方向,不仅有助于延长填埋场的寿命,减少环境污染,更能有效推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这些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将在垃圾处理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建设清洁、高效、可持续的社会做出贡献。   1.1 筛分技术和过程   1.1.1 筛分技术的种类和适用场景   不同的筛分技术可以根据其物理和化学原理划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振动筛、气流筛、旋流筛等。振动筛通过振动将垃圾分层,根据颗粒大小实现分选;气流筛则利用气流的作用将垃圾进行分级,使轻质物质脱离;而旋流筛则通过涡旋流的原理实现分选。这些技术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可以根据垃圾的性质和处理需求 选择合适的应用场景。   振动筛的应用:通过振动筛对存量生活垃圾进行筛分,可以有效地分离轻质可燃物和有机废物,减少填埋过程中产生的甲烷等温室气体,从而降低填埋气体的排放量,减缓温室效应的加剧。此外,振动筛还能有效筛选出大颗粒的建筑废弃物,减少填埋场内有机物的分解速度,有助于控制填埋气的产生。生活垃圾振动筛如图3 所示。   图3 生活垃圾振动筛   振动筛作为一种用于固体颗粒的筛分设备,在启停逻辑上也有一定的操作顺序,是具体振动筛装置的启停逻辑顺序。   (1)启动顺序:振动电机启动—进料设备启动—振动筛启动。   (2)停机顺序:振动电机停机—进料设备停机—振动筛停机。   气流筛的应用:在气流筛的应用中,则更加强调了其在轻质可燃物的有效分离上的显著优势,尤其适用于填埋气治理。   该装置如图 4 所示。通过将轻质可燃物有针对性地送往焚烧厂或用于RDF燃料的生产,不仅减少了填埋场内的可燃物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焚烧厂的负担,实现了对填埋气体的有效治理。   图 4 气流筛装置   具体气流筛装置的启停逻辑顺序如下所示。   (1)启动顺序:引风机启动—气流筛启动—排料绞龙启动。   (2)停机顺序:气流筛停机—引风机停机—排料绞龙停机。   1.1.2 筛分过程中的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法   筛分过程中存在一些技术难点,这些难点直接影响到筛分效果和效率,技术难点如下:   (1)由于生活垃圾中包含各种物质,包括细小颗粒和大块材料,筛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颗粒分布不均匀的情况。这种不均匀性可能导致筛分设备的堵塞和运行不稳定,影响整个处理系统的正常运作。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包括采用多层次、多阶段的筛分设备,以及优化筛分网孔大小,使其适应生活垃圾的复杂成分,从而提高筛分的均匀性和效率。   (2)生活垃圾中可能存在湿垃圾,湿度不一致会导致筛分过程中的粘附问题。湿垃圾容易附着在筛分设备的筛网上,形成泥状物质,影响筛分效果。为解决这一技术难点,可以采用在筛分设备上设置喷水装置,对湿垃圾进行预处理,减少粘附的发生。此外,采用高效的振动设备或气流筛分技术,提高湿垃圾的分离效果,从而保障整个筛分过程的顺畅进行。   (3)由于生活垃圾中可能含有大量的杂质,例如纤维、塑料袋等,这些杂质容易在筛分设备中积聚,导致设备堵塞和性能下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包括定期进行设备维护,清理筛分设备,确保通道畅通。同时,采用自动清理系统和防粘涂层等技术手段,降低杂质对设备的影响,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通过综合应用这些解决方法,可以有效地应对筛分过程中的技术难点,提高生活垃圾处理的效率和可靠性。   1.2 筛分再利用实现资源循环的重要性   1.2.1 资源循环利用在应对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挑战中的重要性   在应对当今世界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挑战时,资源循环利用成为至关重要的策略。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废弃物被再生为新的资源,从而延长了资源的生命周期。这不仅有助于减缓全球资源匮乏问题,还能有效遏制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减轻对环境的不可逆损害,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迫切需要的解决方案。   1.2.2 资源循环利用在减少填埋和焚烧,缓解环境问题中的重要性   资源循环利用的核心目标是减少废弃物的排放,特别是通过降低生活垃圾的填埋和焚烧。这一做法有助于避免填埋场和焚烧厂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如土壤和空气污染,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将资源纳入循环利用体系,社会能够更有效地管理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实现了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积极贡献。   1.2.3 资源循环利用在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资源循环利用不仅在经济层面具有显著效益,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对社会和环境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通过降低对新鲜原材料的需求,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资源循环利用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的进程。在这个全球关注可持续性的时代,资源循环利用不仅是经济繁荣的关键,更是构建绿色、环保未来的不可或缺的一环。2轻质可燃物处置及再利用   2.1 生活垃圾焚烧厂   2.1.1 可燃物送往焚烧厂的流程   垃圾填埋场分选出来的轻质可燃物送往焚烧厂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筛分和分选:在垃圾填埋场进行初步的筛分和分选工作,通过振动筛等技术将垃圾中的轻质可燃物,如废纸、废塑料和木材等,从其他重质垃圾中分离出来。这一步骤有助于提高后续处理过程的效率。   输送系统:分选后的轻质可燃物被输送到焚烧厂的处理线。这通常涉及使用输送带或其他自动化设备,确保材料的顺利运送到焚烧设备。   焚烧设备:到达焚烧厂后,轻质可燃物将被引导到专门的焚烧设备,如焚烧炉。在焚烧过程中,这些可燃物会经历高温燃烧,释放出热能。   能源回收:在焚烧的同时,焚烧厂通常配备了能源回收系统,以收集并利用产生的热能。这些热能可以用于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生成电力,从而实现能源的再利用。   废渣处理:焚烧过程会产生废渣,其中包括灰烬和其他残留物。这些废渣需要经过专门的处理系统,以确保其安全无害地处置。有时候,废渣还可以用于建筑材料或道路建设,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   2.1.2 焚烧过程和环境影响   生活垃圾焚烧的技术特点:通过多级梯度磁选实现炉渣中磁性金属的分离,针对金属的分布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处理。这一特点提高了磁性金属的回收率,并减少了磁性金属对后续涡电流分选的干扰,进一步提升了涡电流分选的回收效率。其次,采用两级涡电流分选回收炉渣中的有色金属,相比密度分选,涡电流回收具有更强的选择性、高分选效率和产品品位,并具备良好的技术调节性。 jinnian金年会   最后,通过多步破碎筛分使得炉渣颗粒分布均匀,这有助于提高磁选和涡电流分选的回收率。   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和现代技术的改善:传统的焚烧技术可能导致大气污染、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固体废物生成等问题。大气污染主要源于焚烧过程中释放的气体和颗粒物,这可能对空气质量和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此外,焚烧过程也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剧气候变化问题。固体废物的生成则增加了对垃圾填埋场的需求,带来了土地资源的压力。然而,现代技术的改善为减缓这些潜在影响提供了可能性。先进的焚烧技术如高温熔融焚烧、废气净化设备等能够有效降低气体和颗粒物排放,减少大气污染。   首先,通过多级梯度磁选、两级涡电流分选和多步破碎筛分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炉渣中金属的高效分离和回收。这一过程提高了磁性金属的回收率、减少了对后续涡电流分选的干扰,增强了有色金属的选择性和分选效率,同时通过均匀分布颗粒有助于提高磁选和涡电流分选的回收率。   其次,传统的焚烧技术可能带来的问题,包括大气污染、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固体废物生成。这为引入先进的焚烧技术提供了背景,其中高温熔融焚烧和废气净化设备等技术被引入以有效降低气体和颗粒物排放,从而减缓了潜在的环境影响,尤其是对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2.2 RDF 燃料   2.2.1 RDF 燃料的定义和特点   生活垃圾填埋场中的陈腐垃圾主要包括有机废弃物、纸张、废木材、食品残渣等。这些废弃物在填埋过程中逐渐分解,产生大量的有机质,并释放甲烷等温室气体。为了降低填埋场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生产 RDF(Refuse Derived Fuel)燃料棒成为一种可行的处理方式。   2.2.2 制备 RDF 燃料的方法   生活垃圾经过筛分和分选的初步处理,以去除大部分的非可燃和有害物质,留下具有燃烧价值的成分。接下来,通过颚式破碎机等设备对残留的垃圾进行细致的粉碎,以获得更均匀的颗粒大小。随后,经过振动筛、磁选等工艺步骤,将可燃物和其他有用的成分从残留物中分离出来。这其中,磁选的应用有助于分离出金属成分,而振动筛则有助于分离不同大小的颗粒。   在此基础上,通过锤式破碎机等工具进一步处理颗粒,确保其达到理想的燃烧性能。最终,得到的 RDF 燃料具有相对均匀的颗粒分布和高热值,适合用作替代燃料,如送往焚烧厂或工业锅炉进行能源回收。这一制备方法的关键在于多步骤的工艺流程,以确保从生活垃圾中提取出高效、清洁的可燃物,为可持续能源的生产提供了一种有效而环保的途径。   表1 生活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的物理组成占比分析 %   2.2.3 RDF 燃料的应用和优势 筛分再利用制备RDF,垃圾填埋场资源化利用方式探讨   生产 RDF 燃料棒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筛分和分选:利用振动筛等技术,对陈腐垃圾进行初步筛分,分离出可燃部分,如纸张、废木材、塑料等。这有助于提高后续处理的效率。   (2)破碎和粉碎:将筛选出的可燃物进行机械破碎和粉碎处理,使其达到适合后续生产燃料棒的颗粒度。   (3)混合和调整湿度:将破碎后的材料进行混合,有时会加入适量的干燥剂,以调整材料的湿度。适当的湿度有助于后续成型过程。   (4)成型:利用压力机或挤压机将混合好的可燃物料成型为燃料棒。这些燃料棒通常具有统一的形状和尺寸,方便存储和运输。   (5)包装和运输:将成型好的 RDF 燃料棒进行包装,以确保其质量和易于搬运。这些燃料棒可以用于供热、发电或其他工业应用。   RDF 燃料棒的生产过程实现了对生活垃圾中有机可燃部分的有效利用,减少了填埋场的负担,同时提供了一种可替代传统能源的燃料形式。这种处理方式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并促进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3其他筛分后材料处置及应用   3.1 腐殖土的应用   腐殖土(如图 5 所示)是一种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土壤类型,其资源化利用对填埋场开挖项目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通常,腐殖土在开挖垃圾中的含量高达 50%以上,直接影响填埋场的开挖成本和可持续经营。腐殖土在填埋场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填埋龄期 20 年以下,侧重于腐殖土的理化特性,包括有机质、营养成分、重金属总量、pH 值和电导率等性质。   图 5 腐殖土样品   研究表明,腐殖土具有高含量的有机质、丰富的NPK 元素、多样的微生物,浸出液呈弱碱性,表现出肥沃壤土的特点。然而,腐殖土中重金属含量超标普遍存在,可能导致潜在的二次污染问题。当前的研究多侧重于填埋场龄期较短(20 年以下)的腐殖土,其粒径分类程度不高、研究性质分散,主要集中于化学性质方面,而对腐殖土的物质组成、理化性质以及浸出液性质的系统性研究较为缺乏。   因此,对于填埋场中 20 年以上老旧填埋场的腐殖土,尤其是其物质组成、理化性质和浸出液性质的系统性研究至关重要。这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腐殖土的性质,为其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填埋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腐殖土还表现出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有助于减轻土壤中重金属对植物的毒害。总体而言,腐殖土在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改良土壤结构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应用潜力,为可持续农业和土地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3.2 可回收再生资源的应用   这类资源包括金属、玻璃、塑料等,通过回收再生的过程,可以减少对原生资源的开采,降低环境负担,同时为制造业提供原材料。首先,金属回收再生有助于减少对有限矿产资源的依赖,降低矿石开采对环境的破坏。金属再生还能节约大量能源,相比于从矿石中提取金属,再生金属的生产过程更为能效。其次,废玻璃的再生利用有助于减少固体废物的堆积,并减轻对自然资源的压力。回收的废玻璃可用于生产新的玻璃制品,避免了传统玻璃制造中对石英砂等原材料的过度利用。此外,塑料的回收再生不仅有助于减少塑料垃圾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可以减少对石油等化石能源的需求,降低碳排放。总体而言,可回收再生资源的应用促进了循环经济模式的建立,为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了实质性贡献。   3.3 砖石渣粒的应用   砖石渣粒具有多种特性,经过一系列破碎筛分等工序后,这些砖渣被加工成具有再利用价值的砂石骨料。这些骨料通常具有未经风化、粒型完整等特点,使其成为理想的建筑材料。砖石渣粒的特性与应用见表 2。   表 2 砖石渣粒的特性与应用   如表 2 所示,这些再生砂石骨料可用于配置再生混凝土和砂浆,应用于建筑工程,有效降低对原生资源的需求。其次,砖石渣粒在道路施工中作为回填路基的理想选择。在我国城建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骨料用于道路建设,而传统的砾石、鹅卵石等成本较高,市场供应也相对紧张,因此,成本较低的建筑砖渣成为了经济、环保的替代选择。当砖渣的硬度和抗压性不足   以满足建筑材料的要求时,砖石渣还可以用于烧制再生透水砖等,为其提供了另一种有效的处理方式,实现了砖渣的全面再利用。这些应用表明了砖石渣粒的多样性和可塑性,为建筑材料行业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4结论   本文通过生活垃圾筛分技术,将存量生活垃圾分选为轻质可燃物、腐殖土、可回收再生资源以及砖石渣粒,实现存量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通过分类,变废为宝,进一步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其中将轻质可燃物送往生活垃圾焚烧厂进行焚烧发电或生产 RDF 燃料替代传统能源燃料,将腐殖土和砖石渣粒进行加工再利用,将金属、玻璃、塑料等可回收资源回收再利用,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促进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契合《“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中垃圾填埋设施库容腾退、生态修复的要求,对存量生活垃圾填埋场综合治理具有指导意义。   来源丨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作者丨李宗强   中城环境首届科技大会回顾   专题论坛·低碳与未来   【会议回顾】徐海云:面向绿色、低碳与循环的生活垃圾发展趋势   【会议回顾】鲁亚霜:碳市场对固废行业发展的助力   【会议回顾】周传斌:塑料垃圾资源化技术的减污降碳协同评价   【会议回顾】程兆鹏:垃圾生产甲醇与SAF的市场分析   【会议回顾】贾金生:生物质环境权益(绿证绿电)实现及实施   【会议回顾】刘海燕:甲烷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展望   专题论坛·行业与未来【会议回顾】高存红:新机制下环卫行业特许经营实施模式要点分析   【会议回顾】唐艳菊:新政策新市场催生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新价值【会议回顾】丁 豪:飞灰资源化利用及水洗设备的扩能增效【会议回顾】缪 巍:基于战新领域的新能源循环应用前景研究【会议回顾】刘建国:数据赋能城市固废全链条精细化管理【会议回顾】焦学军:垃圾焚烧发电能源利用效率的思考与实践【会议回顾】周文娟:建筑垃圾资源化产业政策及低碳高质量发展趋势研究专题论坛·创新与未来【会议回顾】宋向楠:县域小型生活垃圾焚烧技术与装备开发【会议回顾】姚 远:有机固废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展望【会议回顾】郑 苇:厨余垃圾沼渣资源利用——解决应用梗阻难题【会议回顾】王 琛:固废建筑与文化表现【会议回顾】汤萌萌:油泥资源化利用思考与应用【会议回顾】李 强:低碳背景下垃圾渗沥液处理行业未来发展走向【会议回顾】张 黎:城市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化处理模式与规划“十年看”系列   1. 从“盛极一时”到“兜底保障”,我国卫生填埋场“兴衰录”   2. 最好还是最坏时代?我国垃圾焚烧十年风云变幻史   3. 这十年丨希望与困难并存,千亿环卫服务市场还是蓝海吗?4. 固废处置的“新蓝海”,看我国建筑垃圾“发展变迁”   5. 政策引领、技术驱动,看垃圾渗沥液行业的“风雨征程”“项目集萃”系列   1. 项目案例丨宁波象山生活垃圾生态化循环改造项目   2. 项目案例丨临沂市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项目   3. 项目案例丨义乌市再生资源处理中心项目   4. 项目案例丨柳州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程   5. 项目案例丨沿海某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综合利用研究   6. 项目案例丨东莞市海心沙资源综合利用中心绿色工业服务项目   7. 项目案例 | 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带你看湖北襄阳再生资源利用项目   8. 协同共治,集约布局,树“降本增效”典范——宜昌市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往期原创推荐   [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   01.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污水处理工艺设计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   02.徐文龙:固废园区的零碳转型之道——科学降碳与降本增效并重   03.标准不一、数据融合不畅、信息孤岛等,环卫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如何解?   04.专家特稿 | 徐海云:填埋仍占一席之地,需保障垃圾填埋场合理剩余容量   05.协同共治,集约布局,树“降本增效”典范——宜昌市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   06. 项目案例 | 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带你看湖北襄阳再生资源利用项目   07.废旧锂电池资源回收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索   08. 项目案例丨宁波象山生活垃圾生态化循环改造项目   09. 项目案例丨临沂市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项目   10. 项目案例丨义乌市再生资源处理中心项目   11. 关于填埋场堆体压缩量计算参数的分析   12. 张化厂固废堆场设计方案分析   13. 项目案例丨柳州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程   14. 厨余垃圾干法厌氧沼渣陈腐化工艺方式探析   15. 新背景下建筑垃圾处理产业发展思考与探讨   16. 碳减排视角下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模式探析   17. 入土填埋还是资源化利用,飞灰“归宿”在哪?   18. 垃圾焚烧发电发展推动中国内地生活垃圾处理领域率先碳达峰   19. 徐海云:低价难以为继,提高处理费才有未来!   20. 有机垃圾处理设施的碳排放与碳减排如何核算?本文请收下   21. 项目案例丨沿海某垃圾填埋场陈腐垃圾综合利用研究   22. 设计案例丨危险废物自动化立体仓库   23. 项目案例丨东莞市海心沙资源综合利用中心绿色工业服务项目   24. 案例分析丨鞍山市羊耳峪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项目设计   25. 生活垃圾焚烧厂第三方监管模式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6. 生活垃圾填埋堆体开挖、筛分异味控制措施研究   27. 装修垃圾资源化处理的跨领域碳减排作用分析   28. 离子液体用于燃烧后二氧化碳捕集的热力学及过程模拟研究   29. 农村生活垃圾堆肥应用现状及堆肥技术案例分析   30. 政策引领、技术驱动,看垃圾渗沥液行业的“风雨征程”   31. 生活垃圾处理温室气体核算现状及展望   32. 垃圾渗滤液处理节能增效技术措施探讨   33. 东南沿海地区典型餐厨垃圾处理工程设计及运行实例   34. “双碳”背景下固废行业减排实践思考   35. 新环卫收运体系下垃圾转运站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分析   36. 生活垃圾焚烧厂协同处置污泥的技术研究   37. 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地再利用方式探讨与实践   38. 老龄化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全量化处理工程实例   39. 高浓度有机废水行业发展趋势与机遇分析   40. 沈阳市老虎冲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沥液全量处理工艺设计   41. 如何“多能互补”,北京某静脉产业园的实践与启示   42. 固废循环经济园区形象设计的“道”与“术”——以园林设计为例   43. 有何变动?CCER《管理办法》新旧版对比解析   44. 带你认识那些全球知名焚烧厂   45. 这十年丨希望与困难并存,千亿环卫服务市场还是蓝海吗?   46. 我国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措施研究   47. 厨余垃圾厌氧沼渣处理案例探析   48. 垃圾分类对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的影响分析   49. 危废30年:高歌猛进时代已去,未来发展路在何方?   50. 污水处理丨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工程化应用进展   51. 最好还是最坏时代?我国垃圾焚烧十年风云变幻史   52. CCER重启在即,固废领域什么类型项目可以申请减排量?   53. 技术探讨丨厨余垃圾预处理工艺   点击查看更多原创

在线留言

LEAVE A MESSAGE